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六龙飞天》EP44-EP46 观后感

44集两派的斗争愈趋火热, 双方刀刀见血, 再无表面的客套. 当然後段牵涉明国和攻打辽东的路线之争, 把两派的斗争层次提高到两种国家政策理念的辩证. 

朝鲜应该走富国强兵路线, 还是要走事大保国路线? 简而言之, 对明政策是 "鹰派" 主战? 还是 "鸽派" 主和? 这部份看到吧里有许多精采的讨论和分析, 这里不在细谈.

还是喜欢这剧关於人与人之间缘分的桥段. 

权近是李穑的党徒, 来投靠芳远, 芳远问他大义是什麽? 他只提到两点, 不认同相权及为圃隐申冤. 芳远不正是杀圃隐的人麽? 不过解铃仍须系铃人, 由芳远来为平圃隐反也最有力.

李成桂劝三峰坚持下去的说词, 提到当初圃隐被杀时三峰劝他的理由, 都是要不畏压力, 负起责任. 这部份李成桂倒不算太没己见了. (话说, 当时, 朝鲜都直呼明太祖 "朱元璋"吗?) 三峰辞职, 倒也真解了芳远 "权臣" 的大帽子.

康氏死了, 芳远独自不下跪, 真不必要呀! 不是说口蜜腹剑吗?

小跟班孟顺原来是密本的奸细, 还跑去向郑道光告密. 不过, 相对的, 李叔蕃是河仑安排的眼线. 双方你来我往, 斗得火热. 倒是李慎迹还是个变数. 

拓四光和无恤又有什麽缘分呢?

这集表现, 芳远和焚伊相知甚深, 但不像情人, 还不如地间和妍熙粉红.
-----
45集主写芳远和英珪的主仆之情, 从芳远小时候一直到现在一直跟着芳远的忠仆英珪, 临死还不忘忠於职守, 要无恤关上武器库的门, 这辈子就算卖给芳远了. 两人不约而同的回忆起芳远十二岁时杀那三兄弟的情景, 如今又到了芳远决定关键行动的一刻, 英珪说来点刺激的吧, 没想到竟然是自己的死亡! 芳远不追问谁杀了英珪, 难道要归罪於三峰?

以第一次王子之乱起事的导火线而言, 收私兵和英珪之死还是名分不足, 硬要起事当然可以, 就显得不够正当, 削弱了芳远正义的形象. 难道BJ要把起事动机解释成避免和明国的战争吗?

这集其他部分就显得平常了, 赵浚被河仑挑拨, 表明反对征辽, 是在情理之中, 被三峰避重就轻, 只提收私兵不提征辽, 就化解了.

拓四光和王瑶那小孩的戏, 倒有点毁了瑶光恋的美感, 或许现实本就如此. 但剧中我宁愿拓四光在王瑶死後就隐居不再出现.

三峰撮合妍熙和方地, 算是满足了这CP的观众, 可又和树大连不起来.

禹学朱又出现了, 潦倒的他, 还有什麽戏?
-----
46集酝酿第一次王子之乱, 芳远藉英珪之死召集反对废私兵的人马, 加上无名的协助, 准备起事杀三峰和芳硕, 李叔蕃当郡守的兵力也成计画中的主力, 轮番日和出兵日影响起事日的决定, 原来不利的日子, 由於李成桂旧疾复发, 反而成了出兵前一日起事, 这当然都是剧中刻意安排扣人心弦的桥段.

三峰和郑道光对密本的期望显然不同, 这集倒是澄清了三峰的想法, 密本是为了防止士大夫腐败的机制, 希望弥补官僚制度的不足, 但三峰当本源的时候, 郑道光都会有不同的想法, 更何况之後的密本? 郑基准小孩出场, 显然为了衔接树大.

芳远的起事原因这集并未补强, 主因还是因为反对废私兵和夺权, 英珪之死似乎也归咎於三峰的废私兵, 看来真的如一位网友提到的, 事後就以三峰蛊惑王引起战争为由来清君侧了. 

无恤明知杀英珪的是拓四光, 却自责当初怎没杀了拓而导致英珪之死, 却不跟芳远澄清, 还有奶奶劝他罢手时, 他提到芳远对他们全家有恩, 所以只能继续效力, 似乎沉稳反省的能力, 和善良单纯本性, 都被模糊化了, 变得有点像英珪的死忠, 有点可惜了这角色.

焚伊和甲芬戏份不少, 发现了武器库, 芳远劝焚伊到时做好维护组员的打算, 甲芬提议报告三峰, 焚伊也只是怕连累泮村其他人, 看来还是坚持中立, 那发现奶奶回答三满去处的异状, 她会采取什麽行动?

BJ又给了方地和妍熙的虐恋蛮长的篇幅, 该是这CP有不少粉丝吧? 在妍熙将死之前, 回顾了不少儿时片段. 和树大的衔接, 由於还是赵末生负责引开方地, 也算接得上, 至於三峰小妾的部份, 就不用太计较了.

无名原就是维护权门世族既得利益的组织, 事先做好若举事不成, 就放弃芳远的打算, 是情理之中, 至於为什麽要烧汉阳粮仓? 还是想不太通, 为了制造都城混乱, 让无名帮众可以从容逃离吗?

又给禹学朱镜头, 当成均馆典簿, 又是什麽梗? 此外, 拓四光死了麽? 又是什麽梗?

下一集该是高潮重头戏, 第一次王子之乱了, 且拭目以待, 看看BJ如何诠释这段史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